矿渣微粉与硅砂粉复掺技术:立磨赋能PHC管桩绿色生产新范式

来源: 时间: 2025-10-13 14:15
随着建筑行业对预制构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,PHC(预应力高强混凝土)管桩因其高强度、耐久性好、施工便捷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、桥梁及港口工程的基础建设中。为提升PHC管桩的综合性能,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探索新型掺合料的复合使用技术。其中,矿渣微粉与硅砂粉复掺技术因其优异的“火山灰效应”和“微集料效应”,正逐渐成为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研究的热点。

矿渣微粉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,经水淬、烘干、粉磨后制成的超细粉末,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。在碱性环境下,矿渣微粉可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发生二次反应,生成更多水化硅酸钙凝胶,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后期强度。硅砂粉则是石英岩经破碎、研磨制成的微米级粉体,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,具有极强的火山灰活性,同时其颗粒细小、级配合理,可有效填充水泥颗粒间的空隙,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。

将矿渣微粉与硅砂粉按一定比例复掺,可实现“双掺协同效应”。一方面,两者共同参与水化反应,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强度;另一方面,复掺材料优化了胶凝体系的颗粒级配,降低了水胶比,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、抗氯离子侵蚀能力,从而增强PHC管桩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耐久性。

在复掺材料的制备过程中,立磨设备发挥着关键作用。立磨集烘干、粉磨、分级于一体,具备粉磨效率高、能耗低、运行稳定等优点。对于矿渣和硅砂这类硬度较高、易磨性较差的物料,立磨通过碾压与剪切力结合的方式,实现高效细磨,满足PHC管桩对掺合料超细化的要求。同时,立磨系统配备的高效选粉装置,可精准控制产品细度,避免过粉磨,保障粉体活性与均匀性。

此外,立磨在环保方面也表现突出。其系统为全封闭设计,配备高效收尘设备,有效控制粉尘排放,符合绿色生产要求。同时,可利用窑尾废气进行烘干,实现能源梯级利用,降低整体能耗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复掺比例需根据原材料性能、管桩设计强度及养护制度进行优化试验确定,避免因掺量过高影响早期强度发展。同时,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,确保矿渣微粉的活性指数和硅砂粉的SiO₂含量达标。

矿渣微粉与硅砂粉复掺技术不仅提升了PHC管桩的力学与耐久性能,还实现了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,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。而立磨作为关键粉磨装备,为高质量掺合料的稳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
最近文章